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欢迎访问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与新闻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2009年煤炭订货会纷争空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8-12-31
    煤电企业每年都要坐下来谈下一年度的订货量和合同价格。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之下,正是因为二者还具有计划经济的影响才能有每年这一次温文尔雅的君子协定谈判。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订货会更像是“吵架会”,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之后拂袖而去,最终像小孩子打架一样等待政府出面协调。而今年,煤电供需及定价的形势可能更为复杂。
    再降50元?2009年煤电订货谈判再破裂
    12月27日“2009年煤炭订货会”在福州结束,经过了几天的争吵,本届订货会再度成为一场“吵架会”,煤电双方由于合同定价心理预期相去甚远而谈判“破裂”。
    双方争议的焦点依然是电煤价格。
    此次订货会上,作为最大买方的华能、大唐等五大电力集团组成了相对坚定的“煤炭价格同盟”,而他们的主张是将2009年电煤价格在2008年初的合同价上再降50元/吨,此举意味着发热量5500大卡的电煤价将达到200元/吨以下。但是这样的价格显然煤炭企业根本无法接受。
    结果,作为主要买方的五大电力集团未签下一笔电煤合同。
    统计显示,目前五大发电集团还拥有高达5000万吨的电煤库存,足够应对1个多月的发电用煤需求。采访中,秦皇岛港一位煤炭业内人士说,订货合同本身只是对双方供应价格进行约定,今年上半年也有违背合同执行价的问题出现,所以在电企和煤企双方都认为筹码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后的至少一个月内慢慢谈。
    筹码失衡?煤电顶牛的2008经济背景
    2007年召开的下一年度煤电订货会之际,正值国际国内能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之下。电企彼时似乎没有多少可以在价格上展开博弈的筹码,因此当年的谈判可算是风平浪静,电企被迫接受了煤炭企业开出的条件。
    然而现如今,煤电企业双方的筹码已经发生倾斜。
    电企方面,今年以来经济下行最直观地体现在用电量与发电量的锐减上。数据统计,2008年10月份单月用电量自1999年以来首次变成负增长3.7%,而11月单月用电量则持续下滑至负增长8.6%,同期,我国发电量增幅同比下降9.6%,创历史最大月度降幅。目前,五大电力集团前三季共亏损268.36亿元,而火电行业平均毛利为全行业倒数第一。
    煤炭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在“价格双轨”制下,煤企与主要电企签订的“重点合同”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外市场价格,执行重点合同意味着企业可能会在非重点合同市场产生巨大的损失。
    此外,煤企自2009年1月1日起将按价缴纳4%的资源税,这相当于每吨提高成本20元。在今年的谈判过程中,煤炭企业的价格诉求是要在去年的合同价基础上另外分摊上述4%的新增成本。
    4万亿投资计划也令煤炭企业在估计2009年市场形势是信心十足。显然,煤电双方对于价格的预期已是南辕北辙。
    价格悖论?以计划的电价去对应市场的煤价
    在此前的数次电煤谈判中,煤电双方把订货会搞成“吵架会”已经司空见惯,一般在最终时刻,发改委等主管部门都会出面协调,但从2007年开始,有关部门已表示不再直接插手电煤价格谈判,发改委在此次电煤谈判之前也表示,煤炭价格将实行市场定价,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政府此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是采取煤电价格联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管部门没有再次实行煤电联动的迹象。昨日,记者致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行业协调部时,相关负责人以过于敏感为由回避了记者提问。
    事实上,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煤电联动的实质是想利用电价压煤价。电力行业完全不掌握市场定价权,电企若要扭转亏损局面,只有逼上游煤企降价一条路可走。
    政策意图?发改委占位“旁观者”
    此次发改委明确表态不再干预煤电订货,业内人士分析国家意图之一是试图调整煤炭价格双轨制的现状。
    2007年中国的能源使用结构中,煤炭占比超过七成。而火电又消耗了中国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另一个数据也显示,我国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小于20%。“解决煤电困局的根本出路,可能不是煤电价格联动和定价机制的改革,而是能源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如果深层次机制得不到根本解决,那么一年一度的煤炭会恐怕还会在吵架中继续。”采访中,中国能源网有关人士这样表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