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十三五”石化行业发展规划的实质性实施阶段,行业的原料供给、技术能力、市场需求及产业政策等面临一系列新变化,产业格局届在悄然生变。这一背景下,炼油、烯烃、芳烃工业面临哪些新问题,又该如何看待和解决?在5月24日召开的2017中国(濮阳)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大会上,专家们给出了建议。
产能过剩、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是炼油行业的主要问题,对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给出的建议是:由于芳烃、烯烃等化工原料仍大量短缺,因此部分炼油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近一段时期国内的炼化基地和企业不宜再以炼油型产品或产业作为发展目标。炼油企业应尽可能提高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产品比例,为下游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保障,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她同时提醒企业,从炼油到化工的转型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还要深入研究转型的产品和产业,对具体产品一定要具体分析。
烯烃行业的问题主要在原料上。与国外廉价乙烷原料相比,国内石脑油裂解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白颐认为,必须推进原料的轻质化,构筑多元化的原料格局。具体可通过加大轻质原料如炼厂轻烃、油田轻烃、凝析油、回收气的利用程度;寻求并依托海外轻质化原料资源探索发展乙烷/轻烃裂解制乙烯、甲烷制烯烃或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可行性;突出烯烃下游产品差异化发展特色,充分发掘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C4、C5、C9等副产品深加工潜力,实现与其他原料路线的差异化竞争。
芳烃工业则要调整优化布局,结合炼化一体化统筹发展。国内芳烃需求量大,但其产能很大程度受炼油产能和开工率影响。由于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因此芳烃产能在短期内不会过快增长,PX等的供应缺口仍将存在。炼化企业应合理确定炼油一、二次加工方案和PX规模,不宜过大建设炼油厂规模或过度进行重质油轻质化以追求较大的PX规模,提倡兼顾烯烃、芳烃和油品的炼化一体化方案,达到合理的比例及加工规模。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杨元一认为,高端化是石化产业实现升级的重要标志。目前欧美日韩石化企业在高端化上已先行一步,而我国高端石化材料的自给率仅为60%左右,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国提出“十三五”期间石化产品的高端化目标,20种标志性高端石化产品要实现产业化。目前这方面已取得进展,如浙江大学正在做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工业性试验,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开发了UPE/力纶,此外动态硫化弹性体TPV、PBT/氨纶、PB-1、PPS、PI等高端产品的开发也在推进中。
产能过剩、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是炼油行业的主要问题,对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给出的建议是:由于芳烃、烯烃等化工原料仍大量短缺,因此部分炼油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近一段时期国内的炼化基地和企业不宜再以炼油型产品或产业作为发展目标。炼油企业应尽可能提高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产品比例,为下游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保障,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她同时提醒企业,从炼油到化工的转型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还要深入研究转型的产品和产业,对具体产品一定要具体分析。
烯烃行业的问题主要在原料上。与国外廉价乙烷原料相比,国内石脑油裂解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白颐认为,必须推进原料的轻质化,构筑多元化的原料格局。具体可通过加大轻质原料如炼厂轻烃、油田轻烃、凝析油、回收气的利用程度;寻求并依托海外轻质化原料资源探索发展乙烷/轻烃裂解制乙烯、甲烷制烯烃或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可行性;突出烯烃下游产品差异化发展特色,充分发掘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C4、C5、C9等副产品深加工潜力,实现与其他原料路线的差异化竞争。
芳烃工业则要调整优化布局,结合炼化一体化统筹发展。国内芳烃需求量大,但其产能很大程度受炼油产能和开工率影响。由于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因此芳烃产能在短期内不会过快增长,PX等的供应缺口仍将存在。炼化企业应合理确定炼油一、二次加工方案和PX规模,不宜过大建设炼油厂规模或过度进行重质油轻质化以追求较大的PX规模,提倡兼顾烯烃、芳烃和油品的炼化一体化方案,达到合理的比例及加工规模。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杨元一认为,高端化是石化产业实现升级的重要标志。目前欧美日韩石化企业在高端化上已先行一步,而我国高端石化材料的自给率仅为60%左右,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国提出“十三五”期间石化产品的高端化目标,20种标志性高端石化产品要实现产业化。目前这方面已取得进展,如浙江大学正在做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工业性试验,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开发了UPE/力纶,此外动态硫化弹性体TPV、PBT/氨纶、PB-1、PPS、PI等高端产品的开发也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