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文件
中油化协[2016]076号
关于“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
优秀科技论文奖”的授奖决定
各有关单位: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在推动石油和化工自动化信息化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者,根据《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的规定,经“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授予“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获奖论文76篇,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36篇(详见附件)。
希望获奖论文作者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向获奖科技人员学习,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精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授奖论文目录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在推动石油和化工自动化信息化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者,根据《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的规定,经“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授予“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获奖论文76篇,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36篇(详见附件)。
希望获奖论文作者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向获奖科技人员学习,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精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授奖论文目录
二O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科技论文奖”授奖论文目录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作者所在单位 | 获奖等级 |
1 | 井下核磁共振仪器关键技术与应用 | 廖广志1、肖立志1、侯学理2、李梦春2 | 1.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2 | 同步调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理论与实践 | 吴行才1,2、熊春明1,2、韩大匡1、叶银珠1,2、卢祥国3、贾旭1,2、田晓燕4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集团采油工程重点实验室3.东北石油大学4.北京石大万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3 | 基于现场控制燃烧的油品泄漏应急处置应用技术研究 | 刘文才1、刘智恒2、崔嘉鹏3 | 1.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2.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一等奖 |
4 | 空气源热泵分散供热集中管理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涂承媛、赵以振、陈迎春、郑刚、张涛、李迎超、王新华 |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5 |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模型探讨 | 郑磊1、吴晓东1、安永生1、刘庆1、陈福来2 | 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中亚管道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6 | 数字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研究与试验 | 巨亚锋1,2、于九政1,2、杨玲智1,2、王子建1,2、刘延青1,2、胡改星1,2 | 1.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一等奖 |
7 | 中国海油海外信息技术共享服务支持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 杨国青、张轲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等奖 |
8 | 中国储气库业务挑战分析及发展策略 | 张刚雄1,2、钱品淑1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 | 一等奖 |
9 | 聚合物驱配注新技术在海上油田的应用 | 赵文森1,2、张健1,2、孟凡雪1,2、崔盈贤1,2、陈文娟1,2、杨光1,2、刘敏2,3、舒政4 | 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海油研究总院3.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4.西南石油大学 | 一等奖 |
10 | 水平井压裂防喷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 张春辉、李琳、王金友、孔立宏、程木林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 一等奖 |
11 | 化工新产品开发一体化信息集成应用研究 | 孙百冬1、孙维志2 |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司 | 一等奖 |
12 | 双目视觉系统在模拟井下钻柱涡动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 朱智翔1、李子丰2、李占省1、雷鹏飞1、袁小平1 |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2.燕山大学 | 一等奖 |
13 | 考虑有效膜压力的坍塌压力计算模型 | 陈颖杰1、王宇1、徐婧源2、马天寿3、韩雄4、刘阳3 |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3.“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4.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一等奖 |
14 | 基于多元参数的螺杆泵井工况自动诊断方法研究与试验 | 任桂山、刘晴、张津红、李红艳 |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一等奖 |
15 | Multiple controls on the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Early Cambrian marine black shales in the Sichuan Basin, SW China: Geochemical and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evidence | Shufang Wang、Caineng Zou、Dazhong Dong、Yuman Wang、Xinjing Li、Jinliang Huang、Guanzhong Guan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一等奖 |
16 | 海上溢油污染水体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宋莎莎、安伟、赵宇鹏、李建伟、靳卫卫、钱国栋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 | 一等奖 |
17 | 提高游梁式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要点分析与实践 | 李大建1,2、甘庆明1,2、高超3 | 1.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3.尼得科(北京)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二等奖 |
18 | 基于动、静态资料的油井异常变化原因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 卢继源、姜雪岩、张淑娟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二等奖 |
19 | 输油管道泄露点自适应时延估计法定位研究 | 李金永1、贾炜镔1、孙为民2 | 1.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2.华北油田公司技术监督检验处 | 二等奖 |
20 | 柴达木盆地柴7井区新近系湖泊风暴岩沉积识别及研究 | 张正刚1、易定红1、南喜祥3、苟迎春1、门宏建24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2.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青海事业部3.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开发处 | 二等奖 |
21 |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气层产气性的评价方法 | 石文睿1,2、郭美瑜3、鲁玺4、赵红燕1、程国良1 | 1.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2.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3.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4.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 二等奖 |
22 | 深水气井温度压力计算模型研究 | 曹孟京、吴晓东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二等奖 |
23 | 渤海稠油热采数值模拟技术创新与应用 | 袁忠超、郑伟、谭先红、朱国金、刘新光、王磊、李娜、郑强、张晓亮 |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 | 二等奖 |
24 | 二维核磁共振油泥含油/水率在线测量方法 | 邓峰1、王梦颖2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二等奖 |
25 |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三维管道损伤检测系统设计 | 张涛、陈迎春、赵以振、马忠祥、刘志才 |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26 |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区产能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 | 梁星如1、髙澜1、杜新江1、黄杰1、芦天明2 |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开发部 | 二等奖 |
27 | 三重介质底水气藏水平井优化治水开发研究 | 邓惠1,2、樊怀才1,2、姚宏宇1,2、李明秋1,2、常 程1,2、李隆新1,2 | 1.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二等奖 |
28 | 柴达木盆地砂砾岩油藏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 | 胡亚斐1、赵辉1、惠刚1、刘卓1、吴峙颖2、刘岩3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二等奖 |
29 | 深水油田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 苑志旺、杨宝泉、杨 莉、顾文欢、张 昕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二等奖 |
30 | 苏里格气田无人值守集气站安防系统集成研究 | 赵晓春、张银宝、曹亚军 | 长庆油田分公司 | 二等奖 |
31 | 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现场快速检测新方法 | 陈文娟1,2、胡科1,2、张健1,2、薛新生1,2 | 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海油研究总院 | 二等奖 |
32 | 基于随钻测井响应反演的地质导向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 秦磊1、邓强1、谭伟雄1、赵永生2、张志虎1、李虎3 | 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二等奖 |
33 | 海上油井防砂筛管冲蚀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闫新江、曹砚锋、刘书杰、张海龙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二等奖 |
34 | 非均相组合调驱技术在渤海BZ油田的研究及应用 | 翁大丽1,2、吴慎渠2、王成胜2、张润芳2、吴晓燕2、刘文华2、石端胜2 | 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 | 二等奖 |
35 | 抽油机井柔性运行闭环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常鹏刚1、张胜利1、金学锋1、胡书宝1、冮明超1、李一凡1、赵宝宏2、毕庆珠3 |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总医院 3.中国石油华北石油管理局节能监测站 | 二等奖 |
36 | 油气勘探生产一体化研究平台建设应用 | 王军、刘学军 |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二等奖 |
37 | 管输石油产品计量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 王宏建、刘仁 | 兰州石化公司计量部 | 二等奖 |
38 | 青海扎11井区平台井轨迹间距最大化研究 | 胡贵1、黄雪琴1、张国辉1、于文华1、刘新云1、徐卫强2、李清红3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3.西部钻探青海钻井公司 | 二等奖 |
39 | Adaptive Channel相建模在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 | 王文胜1,2、张 吉1,2、马志欣1,2、付斌1,2、王树慧1,2、侯科锋1,2 |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二等奖 |
40 | 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武汉分站检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裴勇涛、闫海明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计量研究中心 | 二等奖 |
41 | 油田矿区配电系统数字化监控技术研究 | 赵智1、任桂山1、李红艳1、施森鑫2 | 1.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2.大港油田公司生产运行处 | 三等奖 |
42 | 抽油机井在线控制与大数据分析应用 | 齐政学1、李鹏宇1、于天奇1、李秋颖1、周鑫宇2、王涛1、刘广昊1 | 1.华北油田第一采油厂2.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三等奖 |
43 | 基于3D油藏地质模型构建一体化测井解释平台技术研究 | 王卫 |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三等奖 |
44 | 管道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探讨 | 冯立法、刘董梅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45 | 浅层到深层煤层气井压裂工艺优化及应用 | 曲凤娇、喻鹏、余东合、卫思祺、张洋 | 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 三等奖 |
46 | 适合海上低渗气藏压裂选层及产能预测的方法 | 高杰、秦俊杰、汪超、李敬松、冯青、张伟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 | 三等奖 |
47 | 易ERP在后ERP时代的探索和实施 | 刘芳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三等奖 |
48 | 采油厂工控网络“白环境”信息安全设计 | 宋丽梅1、刘志虎1、李荷香1、杨冠卿1、葛东文1、张亢亢2 | 1.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2.北京威努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49 | 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智慧油田差异化等级运维的研究与实践 | 宋晓晖1、冯玉敏1、石峰2、余冬1 | 1.华北石油通信公司2.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秦皇岛输油气分公司 | 三等奖 |
50 | 高温高压下CO2在水中溶解度实验及理论模型 | 侯大力1,2、罗平亚2、王长权3、孙雷2、汤勇2、潘毅2 | 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51 | 基于最优化理论的油气管道运行优化研究 | 徐波、柳建军、李博、段林杰 | 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 三等奖 |
52 | 实现我国网络空间主权的思路初探 | 王祥武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三等奖 |
53 | 关于油田联合站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分析 | 田欣 | 大庆市第二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 | 三等奖 |
54 | 中石油炼化企业设备故障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 王善伟、陈志鹏 | 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 三等奖 |
55 | 一种新型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在哈得逊油田的应用 | 徐程宇1、王珊2、王超1、孟令烨1、孔嫦娥2、王凯2 | 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 三等奖 |
56 | 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探讨 | 陈智军 | 新疆油田公司消防支队 | 三等奖 |
57 | 物理隔离网闸技术在油田专网的应用思考 | 黄晓东、杜玉刚、苏莹、杨文波、梁倩 | 长庆油田通信处 | 三等奖 |
58 | 海洋工程钢板加工信息化模式研究和评价 | 栾津堂2、张强1、邓凯1、谢晖1、张泽成1、陈金铭2 | 1.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2.海洋石油工程(珠海)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59 | 井下高温环境电导率测量模块优化设计 | 支宏旭、余强、薛永增、沈阳、张小康、汪彬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研究院 | 三等奖 |
60 | 酸性气藏储气库建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林勇、吕建、李治、师延锋、李建刚、李永忠 | 长庆油田储气库管理处 | 三等奖 |
61 |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方法建立及应用 | 张鉴、王兰生、杨跃明、万茂霞、邹春艳、邓鸿斌、孔令明 |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三等奖 |
62 | 地震沉积学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 蔡东梅1、郝兰英1、郭亚杰1、程顺国1、陈丽艳2、孙立东1 |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 三等奖 |
63 | 喇嘛甸油田多波地震属性分析与油气预测 | 王彦辉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三等奖 |
64 | 石化行业DCS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 彭亮 | 青岛海天炜业过程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65 | 井下节流气井的积液量计算方法与现场应用 | 钟子尧1、吴晓东1、李辰2 |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长庆油田采油采气工艺研究院 | 三等奖 |
66 | 定量装车系统在油库自动化储运中的实现与应用 | 穆道彬 |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 | 三等奖 |
67 |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数据通信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 袁含章、李晓梅 |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 | 三等奖 |
68 | 特低孔渗复杂成分碳酸盐岩物性测井评价方法 | 李晓辉、王宏建、李庆峰、李晓峰、吴庆岩 |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 三等奖 |
69 | 高精度地震时深转换方法研究及应用 | 徐立恒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三等奖 |
70 | 高精度反演技术在大庆长垣老区的应用 | 朱权、徐立恒、黄勇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三等奖 |
71 | 执行器故障情况下的工业过程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 | 张日东、靳其兵、高福荣 |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所2.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3.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系 | 三等奖 |
72 | 大口径老旧电磁流量计在线不断流更替方案的探讨 | 崔昀 | 上海一齐电子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73 | 重整装置DCS与UOP专利控制系统数据交换 | 夏庆峰、徐磊、傅晓博 |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仪表厂 | 三等奖 |
74 |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及应用 | 孙卫锋1,2、张吉1,2、马志欣1,2、郝骞1,2、石林辉1、张志刚1 |
1.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 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三等奖 |
75 | 水力压裂条件下水泥环完整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 沈吉云、李勇、齐奉忠、袁进平、刘硕琼、郭玉超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三等奖 |
76 | 大功率防爆LED灯具设计分析 | 邓江 | 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三等奖 |